墨子守城-

2023-10-04 10:30发布

  

   春秋战国时期, 五霸相争、七雄相斗,社会动荡不安,”礼崩乐坏”.西周建立起来的文明制度--周礼已经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已经不再是社会的主流,各国常年处于,纷争割据中,”礼教”基本上已经全然崩塌.

   到了春秋末期,整个社会,无论是国与国,还是统治阶级与人民,都需要一种思想来引导这种混乱的局面,所以,各家的思想也在这个时候纷纷出现,这就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百家争鸣”.

  首先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

  他们主张”仁政”,认为造成社会混乱的原因是大家不够仁德和宽容,而且彼此之间缺少爱.并且认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提出” 重教化、轻刑罚”是国泰民安的必经之路。在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

  老子庄子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代表的道家思想认为要”无为而治”,就是说不能管得太多,每个人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能过多的去限制,顺其自然,这样才是顺应自然规律的.

  如果说儒家和道家学说都是柔和的,人性化的,那么法家思想就是很严厉的, 它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代表人物就是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统治阶级也要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这样的思想主张为之后的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在当时,还有一种思想也是比较盛行的,就是墨子主张的”墨家学说”,提倡”兼爱非攻”.兼爱,就是要爱人如己.非攻,意思明确,不要打仗.

  可是在战乱不断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的思想实行起来太难了.墨子也身体力行地为自己的思想主张不断地做着努力.

  公元前440年前后,当时的墨子约29岁,楚国准备攻打宋国。

  当时的宋国已经是个小国家了,但是地处中原,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是战略要地。而楚国,拥有湖南湖北一带的广大地区。

  楚国请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成功之后,即可攻宋.

  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亲自出马劝阻楚王。墨子急急忙忙,日夜兼程,鞋破脚烂,毫不在意,十天后到达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的宣城)。

  墨子为了避免家国百姓遭受战乱,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墨子》一书中.

  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这种器械,制造成功后,准备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从鲁国出发,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见到了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教导呢?”

  墨子先生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希望借助你的力量去杀了他。”

  公输盘很不高兴。

  墨子先生说:“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从来不无故杀人。”

  墨子先生行礼,道:“我在北方听说你在制造云梯,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土地有富余而人口不足。损失不足的人民而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叫明智的行为。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叫做仁爱。明白道理却不向楚王进谏,不能叫做忠诚。劝谏却没有达到目的,不能叫做坚强。

  先生崇尚仁义,不愿意帮我杀死一个人,却愿意帮楚国攻打宋国,杀掉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之后,墨子拜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自己装饰华美的车,邻居有破车,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件粗布的短衣,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的好饭好菜,邻居只有粗劣饭食,却想要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楚王回答说:“这一定是患了偷窃病的人。”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这像装饰华美的车子与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大泽(中国湖北省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yuán,鳄鱼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连野鸡、兔子、小鱼都没有,这就像拿美食佳肴与糠糟相比。

  楚国有巨松、梓树、黄楩木、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这像华丽的衣服与粗布短衣相比。

  我认为大王派官吏进攻宋国,是和这个患偷窃病的人的行为是一样的。

  ”如攻宋,大王一定会丧失道义,并且一定会失败。”

  楚王理屈辞穷,借鲁班已造好攻城器械为由,拒绝放弃攻宋的决定。

  墨子又对楚王说:“鲁班制造的攻城器械也不是取胜的法宝。大王如果不信,就让我与他当面演习一下攻与守的战阵,看我如何破解它!”

  楚王答应后,墨子就用腰带模拟城墙,以木片表示各种器械,同鲁班演习各种攻守战阵。鲁班组织了多次进攻,结果多次被墨子击破。

  鲁班攻城器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还有剩余。

  鲁班认输后故意说:“我知道怎么赢你,可我不说。”墨子答道:“我知道你如何赢我,我也不说。”楚王莫名其妙,问:“你们说的是什么?”

  墨子义正辞严地说:“他以为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但是,我早已布置好,我众弟子能代替我用墨家制造的器械指挥守城,同宋国军民一起严阵以待!即使杀了我,你也无法取胜!”

  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楚王攻宋的念头,楚王知道取胜无望,被迫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这就是墨翟陈辞,止楚攻宋的典故。

  墨子出使楚国,用自己的智慧说服楚国工匠公输盘和楚国国王放弃意欲侵略宋国的企图. 是它“兼爱”“非攻”的思想生动而又具体的体现。墨子以一己之力,阻止了两国交战,使百姓幸免一难.

  这一期的共读书就分享完了,留个问题给你们思考吧:

  止楚攻宋这个成语里面有几个人物呢?分别是谁呢?

  参考资料来源于网络


最新问题 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663681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