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则楚-

2023-10-04 08:59发布

  “虽然广州市已经正式取消了全民核酸检测,仅仅对有需要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真是大快人心。但令人不解是,去医院看病依然是变得非常艰难。”近日,有不少市民向南都反映在就医方面犯难。

  南都记者注意到,目前广州多区近期发布通告,进一步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市民凭绿码进入部分公共场所,餐饮、商超等多场所不再查验核酸证明,但医院等场所依然要求一定时效性的核酸检测结果。

  有市民表示,社区卫生院要求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还有的医院写着“所有人员需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来院”,甚至还有的医院要求“绿码+连续3天3检核酸检测阴性”。

  对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番禺规定看门诊不需要核酸,这就很好。建议急诊科、门诊看病不再需要患者提供核酸证明。” 原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也对此建议,应该同步取消“扫码显示核酸检测XX小时阴性才进入医院和医疗机构”的规定。

  多个核酸检测点取消,市民就医犯难

  近日,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方面介绍,目前,广州市分类实施核酸检测,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核酸检测策略。

  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规定频次的核酸检测,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根据市民出行、就医等日常需求,做好核酸“按需检测”的服务保障。各区根据辖区内人员分布、人口密度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一定数量的便民采样点;鼓励家庭自备抗原试剂盒。

  发布会中还提到,进入公共场所时配合落实测体温、扫场所码,凭健康码绿码进入。来(返)穗人员主动进行健康申报,省外来(返)穗人员继续实施“三天三检三不”措施,即抵穗后3天内每天核酸检测,期间不聚餐、不聚集、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离穗人员仍须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在此之后,广州多场所不再查验48小时的核酸检验阴性证明。12月1日当日,广州大道、新港西路等此前海珠区防控区域内的水马等围蔽措施被拆除,恢复道路通行。

  不过,有市民表示,尽管疫情防控措施得到了优化,多地不再查验核酸检测结果。但是在医院等场所依然存在就医难的问题。

  微博中网友对就医问题的讨论

  “现在大街小巷的核酸点几乎没有了,能做核酸的医院也只剩下几家。出入绝大部分场所都不需要查核酸记录。”有市民对此表示,但是现在想做核酸也困难了,从一早排队到中午,还没能做上。

  还有网友对此评论,“现在核酸点都撤了,但是在一些地方还是需要做核酸检测的结果,附近的社区医院也不做,家里的老人家扭伤腰想去看病,没有24小时核酸报告也不敢去冒险奔波。”

  多家医院仍要求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

  目前看病就诊,医院对于患者核酸检测结果是否有所要求?

  记者随机查询了广州市多家医院的就诊要求,绝大部分医院都有着24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才能就医的要求。

  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告知

  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告知方面标注,患者门急诊及入院要求上写着,7天内来自非高风险区人员,如果进入门急诊就诊就需要绿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如果是新入院(陪人参照执行)需要,则是绿码+3天2次核酸检测阴性。最后1次核酸阴性结果须在穗检测且入院前24小时内。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的就诊指引

  而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的就诊指引中则显示,所有进入医院人员需规范戴口罩,持有24小时内的核酸阴性结果进院。我院无“愿检尽检“的核酸检测服务。

  对于此,诸多市民反映大面积核酸检测不再,但就医时还需要凭借24小时或者48小时的核酸阴性结果,带来诸多不便。

  原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在公众号上讲述了自己一番周折的就医经历。其在《进医院还要核酸,谈何取消全民核酸检测》一文中提到,广州市正式宣布取消全民核酸检测,仅对有需要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根据王则楚的讲述,此前因为身体原因,社区卫生院一直建议观察一段时间再接种新冠疫苗的加强针。“随着核酸检测措施调整以后,一个街道只保留了一个核酸点。但是解封并不意味着躺平,就更应该强调做好个人的保护,加强疫苗接种,明确身体健康第一责任人是自己。”

  “基于这个状况,我12月1日早上就到社区卫生院去打新冠疫苗的第三针,也就是加强针。但是,社区卫生院要求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才可以进入,而我扫码显示的是72小时,不许我进入。”王则楚对此向记者提到,因为之前有规定说长期居家的老人如果没有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全员核酸筛查,减少人群聚集感染的风险。所以当时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已是72小时。

  在被拒绝之后,王则楚谈到,“只好去到对面医院的核酸检测点排长队去检测。到了那里,说是需要缴费才可以做核酸检测。走了一圈,我只好又回到社区卫生院询问。我把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给值守的护士看,并且点开了最近几天连续三、四天核酸检测都是绿码阴性给她查看后,才得到许可进去登记并且打了新冠疫苗加强针。”

  而另一爆料者徐某的经历更是令人不解。“昨天去广州市某医院就诊,医院依然是要求 24小时核酸。我挂了内分泌和耳鼻喉科的号。等我看完内分泌再去耳鼻喉科室时,分诊护士突然说我们越秀区是高风险,小孩要补核酸检测。”

  不过,令徐某未料到的是,“我以为补核酸检测是意味着等出结果,结果发现只是开单就可以,也并没有要求做核酸或者等待核酸检测的结果。到后来,医生询问我为何加开核酸,我回应是护士安排的。”

  多方建言:门急诊应无需核酸检测结果

  “取消全民核酸检测,我想如果到处依然要核酸检测多少小时才可以进入,那这个取消就毫无意义。因为,你如果不做核酸检测,几乎是寸步难行。”王则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则楚建议,医院首先做精准防控,也才能让社会做到精准防控,应该同步取消“扫码显示核酸检测XX小时阴性才进入医院和医疗机构”的规定。只要是绿码,就可以进医院看病。如果有发热等症状,那就去发热门诊,再由医院安排去做核酸或抗原检测。

  另外,王则楚指出,封控区要做到精准防控,同时要做好封控区人员的心理辅导,更多地普及关于病毒的知识,减少封控人群的恐慌心理,加强个人防护的措施依然是可以减少感染。

  对于市民所反馈的情况,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则向记者提到,“广州市番禺区规定看门诊不需要核酸,这就很好。北京也通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查验健康码时,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的患者进入,根据医疗机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区域,对于无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的患者在分诊期间补测抗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诊。”

  蔡卫平指出,“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可免于核酸查验,仅查验陪诊人员核酸。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机构不得因无核酸结果拒诊或延误救治,可在进行紧急救治同时进行新冠抗原及核酸采样检测。建议急诊、门诊看病不再需要患者提供核酸证明。”

  蔡卫平进一步对此解释,“不能因为院感防控影响患者救治,尤其是急诊。其实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很低,就算发生,奥密克戎株的致病性也不高,不能因噎废食。发热病人分诊可以降低风险。无症状感染防不胜防,有48小时核酸阴性也不能完全避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皮肤科主任吴良才也对此有同感,“希望尽快推行门诊就医凭借绿码和行程码即可,取消健康申报;住院患者则凭借绿码加行程码以及抗原检测(必要时核酸)即可入院,在加强个人防护培训的同时,简化陪人和探视流程。”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谭国戬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建议,“关于特定人群(特定行业、就诊、出差等)定期检查核酸,需要进行保留,在目前核酸检测点按照现行操作坚持;关于非针对上述特定人群的机构,一律统一标准按照凭绿码进出,尤其公检法及窗口办事行业,保障大家正常工作生活;对于急诊送院、长期需要每月复诊的基础病人群,应该建立数据库及特定检测站点。”

  此外,谭国戬还指出,关于具备核酸检测的非公办机构,设定价格标准及指引,还可增加抗原检测上传及赋码联动,落实虚报谎报处罚机制,逐步从核酸检测让步到抗原自测,落实自测和核酸的衔接跟进机制。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最新问题 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663681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