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泾波-

2023-10-04 07:32发布

  说起周总理,我们总能用“风度翩翩,温文尔雅,鞠躬尽瘁”等世间最美好的词语来形容他,他在为人处事方面非常谨慎细微,几乎就没有他办不到的事,但在解放战争时期,却发生了一件事,让他万分紧张,关键时刻,他甚至向党中央递交了一份“请求处分”的报告,原来这事和后龙潭三杰之首——熊向晖有关。

  图 | 周总理

  1946年6月的一天,南京的天气异常闷热,周公馆内一名中年男子不停地在大厅里走来走去,像是在等待什么人似的,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来人是熊向晖,开门的正是周恩来,熊向晖说道:“周副主席,发生什么事了,您这么急着叫我来?”

  周总理顾不上寒暄,直接说道:“熊向晖同志,你的身份很有可能已经暴露!

  随后周总理跟他说了具体原因,熊向晖听完后,面不改色,语气坚定地说道:“周副主席,我并非贪生怕死之人,我自从进入这个领域,就已经将生命置之度外,为了党,为了人民,必要时刻,我宁愿一死!”

  周总理听到他这么说,也平下心来,说道:“我们是不会让任何一名同志做无谓牺牲的,我会跟其余几名同志协商这事怎么解决,错误在我,我会主动向上级写请求处分报告,我们也一定会有办法巧解难题。”

  那么,究竟发生了何事,熊向晖真的差点暴露身份了吗?周总理又使用什么计策巧解难题呢?事后才知周总理真高明!

  首先我们要从熊向晖说起:

  1919年4月,熊向晖出生在山东省掖县的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是当地县长(后来升任至湖南高等法院的院长),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按理说,熊向晖出生在这样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很可能会像一般的纨绔子弟只顾消遣娱乐,纵享一生,可他自小就立下报国之志,加上他出生的年代,正值国内新思想,新学潮最蓬勃发展的年代,也是国内军阀混战,外国势力干涉最频繁的时期,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混沌的社会。

  图 | 熊向晖

  由于家境较好,他自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精通中国古典名著,对外国文学也颇有研究,1936年,轻松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他在学校内接触到我党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马克思主义,认为这就是毕生追求的目标,并将其确定为终生信仰。

  在校期间,他表现积极,各科成绩优异,闲暇时刻会跟着同学们来到街头上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宣传民主进步思想,并在年底经过我党成员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清华分队负责人之一。

  此时国共两党已经开展第二次合作,但是党中央领导人深知蒋介石生性多疑,对于“西安事变”一事一直如鲠在喉,会想尽办法继续打压我党和我军,所以必须要派遣一批优秀的地下情报人员安插在敌方阵营。

  1937年12月,周总理来到武汉,为全国民众团结起来,展开抗日救亡运动做了一场激情演讲,此行他的目的有两个,其一就是号召所有同胞用各种方式抵御不断侵入我国内地的残暴日军,其二就是在武汉这个当时集结全国各大优秀有识之士的地方,考量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从中挑选出精英安插在国民党内部,为我方提供实时动态情报,以防我党被蒋介石给“一锅端”。

  毕竟在大革命时期,蒋介石就曾经将屠刀挥向我党成员,到处破坏我党地下情报组织网,给党组织带来极大损失。现在必须未雨绸缪,主动出击,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

  熊向晖此时刚好也在武汉,他得知我党高级领导人周恩来会来此做演讲,兴奋不已,第一个报名参加,当他来到现场第一次看到周总理时,就被后者的激情演讲风格所感染,周总理在演讲完毕后查看了武汉地下党成员资料,当看到熊汇荃的资料时,眼前一亮,说道:“我党鲜有这种高素质人才,各项表现都不错!”

  于是托人将熊汇荃找来,有要事吩咐,来的人正是熊向晖,原来他的原名叫熊汇荃,周总理看到他后,说道:“小熊,你才18岁,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现在党组织有重要使命交予你,希望你不要谦让!”

  熊向晖说道:“周副主席,请问是何事,党交给我的使命,我一定照做!”

  周总理说道:“我希望你能长期潜伏于国民党阵营中,与我党长期保持沟通!

  图 | 周总理

  周总理接着说道:“汇荃同志,你别紧张,你到了对方阵营,就按部就班工作就好,我们这边会有人与你对接,我看了你的各项资料,只有你才最适合这项工作,另外,我建议你换个名字,叫熊向晖,向晖意味着向着光明的方向前进,预示着我们党也将蒸蒸日上,你看如何?”

  熊向晖回复:“谢谢周副主席,我服从安排,我以后就叫熊向晖,保证完成使命!”

  临行前,周总理对熊向晖说道:“你们这批优秀青年党员是闲棋冷子,希望你们在地下战线能一直闲下去,冷起来,为保卫我党起到积极作用,拜托了!”

  当时“西北王”胡宗南正在湖南长沙招募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熊向晖见到机会来了,立刻前去报名,胡宗南看到大批青年人来到这里,心情非常好,想从中挑选出几名精英,他在花名册上看着每个人的过往经历。

  看到前几页时,他都面无表情,一直到熊向晖这三个字映入他眼帘,嘴角逐渐上扬,他立刻派人把熊向晖叫来,问道:“你叫熊向晖是吧,你父亲是湖南高等法院的院长,你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你怎么会想到来战地服务团?”

  熊向晖说道:“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抗日,我也要尽份力!”

  胡宗南接着问道:“你知道什么叫革命吗?”

  熊向晖回答:“按照中山先生的话来说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但按照现在时局来说就是将日寇赶出我们中国!

  胡宗南反问道:“如果我不许你抗日呢?”

  熊向晖知道对方是在套自己的话,就将话题引到蒋介石身上:“委员长在抗日宣言上说过凡是生于中国这块土地的同胞,无论男女老幼,都有抗击外来侵略的使命,如果不抗战就是与他为敌,就是反革命!”

  胡宗南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熊向晖,问了他最后一个问题:“那如果有人想要反革命怎么办?”

  熊向晖斩钉截铁地说道:“那就是反对蒋委员长!”

  图 | 熊向晖

  胡宗南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无疑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个高材生,如果好好引导,就能将其变成自己的得力干将。于是胡宗南将他留在部队中,发现他没有一点军事理论和实践,就将他送往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前身为黄埔军校)进行学习,在军校学习期间,熊向晖各项成绩都名列前茅,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半年后学习期满,他以总成绩全校前三的成绩毕业,胡宗南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把他调回自己身边。

  熊向晖也没让胡宗南失望,很快就熟悉了各项业务,成为胡宗南的“得力干将”,一路从侍从副官干到机要秘书,改变了他的“仕途命运”。

  只要是蒋介石下发给胡宗南的各道密令,都由熊向晖亲自签收,再由熊向晖起草命令,呈给胡宗南过目,这个在胡宗南身边摸爬滚打一段时间的年轻人很快就摸透胡宗南脾气,利用自己的学习天赋,很快就将满篇充斥着军事和政治话语的演讲稿快速完成,而且又完全符合胡宗南的每一点要求,胡宗南拍着熊向晖肩膀说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人,起初我只是欣赏你的文化素养,现在你已经深得我心,没你在身边,我还真不习惯!

  周总理通过熊向晖获得众多国民党高层情报,由于在抗战初期到中期阶段,胡宗南对于抗日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并没有将剩余精力放在对付我党身上,所以熊向晖就收到周总理的嘱托,即“少联系共产党,一定做好隐蔽工作”,他平时就认真履行自己职责,尽可能多地观察胡宗南动向,所以,这个时期他这枚“闲棋”表现得非常中规中矩。

  1943年开始,随着美国开始援助中国战场,日本开始尽显颓势,形势渐渐明朗,蒋介石对抗战有了十足的信心,从刚开始的积极抗日,转为消极抗日,甚至伺机“剿灭”我党。

  为此蒋介石在6月1日晚组织召开了军事会议,宣传只有“国民党能挽救中国,只有三民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救星”的言论,污蔑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变相的军阀,谎称抗日革命根据地是新式的封建割据,指责八路军在战场上是只游不击,专打友军,决心要剿灭中共武装力量。

  会议结束后,蒋介石致电胡宗南:“借共产国际解散这一千载难逢之际,迅速出兵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务必保持沟通,行动要快速有效,计划要绝对保密!”

  图 | 蒋介石

  胡宗南接到指示后,立刻制定作战计划,并在7月2日正式确定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时间为7月9日,想在我党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给予致命一击。这份作战计划当然是由熊向晖替胡宗南拟定的,所以当他收到这份情报后,立刻将情报转发给我党在西安地区的负责人王石坚,再由他通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电台发送给延安。

  收到这份电报的我党领导人也是大吃一惊,他们没想到国难当头,日军侵略者仍然窥伺着我国大好河山,蒋介石却一刻也不忘记发动内战,众人商议,一方面由朱德发给胡宗南一份电报:

  “四处皆传,国府中央将乘共产国际解散之际,实行剿共一事,然而抗日战争已经非常艰难,唯有团结,方能抗日,我们已经没有过多精力思考别事,如若贸然发动内战,破坏好不容易才建立的抗战大业,前期取得的成果将付诸一炬,国家,民族和人们都将陷入危亡之际!”

  此举将蒋介石单方面发动内战的阴谋公之于众,让百姓知道蒋介石为了一己私利而妄图发动战争,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并将这一电报印发数份分发给美国,苏联等国大使馆。

  另一方面,党中央决定上演一场“空城计”,立刻从前线根据地抽调精锐之师回到延安,毕竟延安是我党政军机关所在地,里面只有两三万的将士,如果被丧心病狂的敌人奋力一击,凶多吉少。

  当胡宗南收到这份电报后,惊慌失措,毕竟自己前脚刚制定完绝密计划,后脚就被中共知晓,肯定是有“内鬼”。

  但是追查半天也没有查到是谁干的,当然胡宗南最信任的熊向晖是没有被审讯的,所以这个追查也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蒋介石心想如果按照原定计划发动进攻,中共必定早有防备,闪击延安必定会付出不小代价,并且欧美国家盟友也会给自己带来巨大舆论压力,不太好执行,所以攻占延安计划就此破产。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经过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虽然国民党背地里在将大军从大西南地区调往各大解放区,抱有内战的想法,但是国内总算迎来一段宝贵的和平时期。

  图 | 胡宗南

  1946年,胡宗南决定让包括熊向晖在内的17名“心腹”前往美国留学,5月18日,当熊向晖来到南京准备办出国手续时,得知胡宗南向蒋介石提出《攻略陕北作战计划》,即“闪击延安2.0版”时,他立即联络到我党地下情报员王石坚,转告了该份计划,但由于该计划在电报中讲述不是很清楚,所以周总理希望他能来到住处面谈。

  6月初,熊向晖从西安飞抵南京,来到卫巷32号的家中,一个身着便衣的陌生人将他引至梅园新村30号。

  熊向晖进入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的会客室,迎上前来的是董必武,董必武一面和他握手,一面笑着说:“小熊同志,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咱们一别就是八年多啊,你的模样倒是没有变,就是长高了不少!”

  而此时的周总理正在另一间屋子中走来走去,神情很不自然,当董必武带着熊向晖来到周总理房间时,周总理拉着熊向晖的手来到沙发边,两人坐下详谈,周总理始终皱着眉头,熊向晖说道:“周副主席,多年不久,我终于又见到您了!”

  周总理看了一眼熊向晖的眼睛,随后低着头说道:“向晖同志,今天见到你本来应该是件开心的事情,可是我不小心出了件事故,很可能导致你的身份暴露!”

  熊向晖看着周总理,说道:“周副主席,您请说是什么事?”

  周总理说道:“6月7号,我乘坐美国总统杜鲁门派来的退役五星上将马歇尔的专机前往延安,研究国共两党关于东北停战的问题,一直忙着开会,将你在南京的住址写在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前一天开了一整夜的会,一直到昨天上午才去机场,由于这几天天气闷热,我就没有穿外套,把笔记本放在衬衣的口袋里,想回到南京再接着开会做笔记,可在马歇尔的专机上睡了一觉时(延安飞南京),本子悄悄滑落,我也不知,直到来到梅园新村才发现本子不见了,那本本子记载的会议之事虽然不重要,但是千不该万不该,我在上面记录了你的地址还有一个‘熊’字,此事全然怪我,我已经写了份检讨给中央,请求得到应有的处分,只是这事很可能会暴露你身份!

  图 | 周总理

  熊向晖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不过不是因为周总理记录了自己的地址和身份,而是周总理竟然会自己写检讨给中央,请求处分,这件事本来就周总理一个人知道,完全没必要打报告,更没有必要通知自己,他是被周总理这样坦率真诚的态度和光明磊落为每名同志着想的品德所打动。

  熊向晖立刻表示:“周副主席,您严重了,我自入党以来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就算出了什么事,也没什么,我也可以像那些牺牲的同志们一样从容走上就义场!

  周总理说道:“虽然我们有为党牺牲自我的准备,但我们每名同志的性命都弥足珍贵,不可白白牺牲,此事因我而起,我会想办法挽救,这样吧,你先去上海避避风头,如果有危险,我就会安排人将你转移到苏北解放区,实在不行送你到北京。如果这段时间过去,一切正常,就说明马歇尔并没有将这件事告诉蒋介石,那么我再安排你回来!”

  熊向晖点头表示服从上级安排。周总理接着说道:“就在昨天下午,马歇尔派他的助手来找我,我当时明明不在,他仍然等了我几个小时,他说有份机密文件必须亲手交给我,我看是个用火漆密封的小盒子,里面正是我的笔记本,他肯定是用相机拍了里面内容!”

  熊向晖说:“那他还跟您说了什么?”

  周总理说道:“他递了本子就走了,我在想他拍照有何用处,有两种可能,其一是美国现在支持国民党,他可能会直接交给蒋介石,但是蒋介石这个人喜欢摆官架子,一般人见他必须要预约,否则见不到他面,蒋介石如果知道这个事了,肯定已经抓了你,其二便是马歇尔处于‘中间人’位置,为了顾全这个局面,就暂时保留照片,以后再告知蒋介石!”

  图 | 马歇尔

  熊向晖拜别周总理后,立刻回到上海,将此事告知他的未婚妻谌筱(xiǎo)华,后者时刻注意外界动向,一有消息就告知丈夫。

  马歇尔果真是拍了照片,并将笔记本上的信息提供给美国情报部门,让他们逐条分析上面内容,尤其是严查这个“熊”到底是何意,这一查可不得了,马歇尔听到情报人员反馈后如获至宝,这个“熊”本来就是个稀有的姓氏,待在国民党内部的屈指可数,加上南京的地址,分明将一切线索指向熊向晖,他是胡宗南的得力干将,现在这个人竟然和中共的周恩来有关联,这里面可能有什么天大的秘密。

  马歇尔此前确实是比较欣赏周总理,两人要不是处于不同阵营,很可能会成为好朋友,但是美国人始终以利益为重,他还是想将此事告知蒋介石,他找到蒋介石刚准备说起此事时,蒋介石却先开口说要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只有打败中共领导的军队,才能给美国带来利益。

  马歇尔说有份中共情报想同他分享,蒋介石却不以为然,说道:“我们有军统,中统这类机构,对于中共的事情我们了如指掌,你们的珍珠港当时被日军偷袭,我们的戴笠局长在这之前就已经侦获这一情报,而你们都浑然不知,所以,我们还是谈谈援助的事吧,马歇尔先生!

  马歇尔一脸尴尬的表情,原以为蒋介石会很欣喜听到这个情报,却不成想被他“羞辱”一番,真不是滋味,他直接什么也没说就走出大门。

  周总理找到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私人顾问傅泾波,两人私交不错,周总理特意给了他3张京剧戏票,傅泾波当然将两张珍贵的戏票给了司徒雷登,司徒雷登想来想去。将另一张票给了好友马歇尔,当然这其中有“借花献佛”的意味,毕竟马歇尔在美国军方有着极大影响力。

  图 | 蒋介石

  三人于当晚来到南京中央大戏院看戏,这部剧是周总理特意安排的,名字叫《群英会》,演绎的是三国时期“蒋干盗书”的故事,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肯定都知道,蒋干为了立功,特意跑到老同学周瑜的阵营劝降对方,并探听东吴水师消息,周瑜将计就计,故意将假情报让蒋干看到并带回给曹操,结果可想而知,曹操误杀己方水师将领。

  马歇尔看到这个片段后,觉得这不就是跟周总理遗失笔记本场景一样吗?他仔细回想周总理平时谈吐优雅,行事谨慎,此次竟然会把这么机密的笔记本落在飞机上,还给出一个“熊”字加上地址,这说不准就是错误指引,要是自己真把照片交给蒋介石,说不准自己就成了“蒋干”,会闹出大笑话,甚至贻误战机。

  回到住处的马歇尔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销毁照片,否则毁他一世英名,由此,周恩来仅仅给了傅泾波3张戏票,就扭转了不利局势,保住了熊向晖性命,也使得熊向晖继续留在国民党内部为我党传回更多绝密情报。

  图 | 傅泾波

  不得不感叹周公千古,智慧万千,谨以此文向奋战在隐蔽战线的熊向晖和智慧过人的周总理致敬!


最新问题 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663681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