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贤中学是广州传承至今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
这所源于何氏留耕堂的百年老校
基因里带着沙湾古镇“贤”文化的传统
也寄托着对未来子孙后代的重望
不管身处什么时代
象贤始终关注当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发展
新千年后
学校的“三元整合导学”课改模式创新了课改理念
就曾在省、市教育界引起广泛讨论。
象贤中学校长冯金洪坚定地以“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将“象贤教育”一步步推进。“我们希望以‘贤’为引领,以‘象’为教育规律,培养有家国情怀、有贤人品德、有创新思维、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他说道。
(备注:采访于2022年2月进行,2022年9月,象贤中学原校长冯金洪担任学校党委书记。)
01
以“贤”为引领,以“象”为教育规律,推进象贤教育
不仅要有“贤”,还要有“象”
在校园文化方面,我们有“象贤文化”。学校在过去比较立足“贤”字,大概在2014年以前比较重在挖掘“贤”的内涵。在近几年,我们进一步深化,充分挖掘“象”的环境。“象”的含义非常广泛,传统文化中就有“大象无形”的概念,其实就是要遵循应有规律的意思。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有“贤”,还要有“象”,所以现在称为“象贤文化”,其内涵强调尊重教育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人的发展规律,精心培养人。我们希望以“贤”为引领,以“象”为教育规律,推进象贤教育,同时培养有家国情怀、有贤人品德、有创新思维、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这也是新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学校同时立足于沙湾古镇以及作为百年老校的“象贤文化”底蕴,把校风概括为“贤德雅行”,代表了象贤学子的精、气、神。我们学生的特点首先是“淳”,有规矩,校风淳朴;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比较活跃,在各类科技比赛、课堂上表现良好,体现了学生的灵活性和充满活力的特点。此外,象贤学生对母校充满了热爱,每到招生季,往届毕业生自发组织拍摄视频,自觉宣扬象贤文化。象贤在百年办学中培养出众多知名校友,例如何炳林,他被誉为“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对中国的科技、教育事业都有很大的贡献,他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影响了很多人,我们这些校友的品格也是象贤校风的体现。
02
大力推行融课程思政
和学科思维为一体的“两思课堂”
新高效课堂
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从2014年开始就在探讨课程改革。以前比较注重教学形式,现在更多关注教学内涵的改革,就是探讨如何更加高效地落实我们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体现和教学本质方面下功夫。
近几年,学校在大力推行融课程思政和学科思维为一体的“两思课堂”,我们认为思政教育能够培养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引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领对各个学科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而学科思维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说过,“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能力没有培养好,综合能力也不会很好,核心素养也落不了地。”同时学科思维也能促进人的三观培养。
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思维课堂的目的是提高思维品质,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广泛性、批判性、创造性等等,但是在操作层面上还是研究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源于问题,课堂就是“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上,对于教学基本策略以及问题解决,作为教师,要思考问题源于哪些情境,源于课程教材、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评价体系?教师提炼出来,从而做出相应的情境选择,引领学生。所以我们的思维课堂特别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是课堂改革的重点。
结合新课程新教材建设的背景,学校在课程方面首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做到“五育并举”。在此基础上,开发我们的校本化课程。我们有几类“显性”课程,比如有一个研学课程叫《岭南贤音》,这个课程主要结合了沙湾以及学校的历史,涉及到番禺乃至岭南的政治、经济、艺术、文化等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对这些理论文化进行研究。前面说到,学校在大力挖掘、弘扬象贤文化里的象贤精神,那我们的学生也要去了解、学习。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许多“隐性课程”或者叫活动课程,例如我们的四大节日课程,节日的命名也融入了学校的“贤文化”特色,包括“瀚章”书香节、“三杰”体艺节、“尚贤”人文节及“炳林”科技节。象贤的课堂理念是立于德,行于思;课程理念是致于象,成于贤,这几年我们都强调重在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其中关于课堂的校本化探索,也被很多媒体报道过。
目前国家在落实“双减”政策,象贤的新高效课堂就是要求各个年级各学科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恰当的策略,用了多少时间,就要有相应的教学效果,以此提高效率,达到“双减”的目的。
学习是需要花时间的,“双减”要减掉过重的负担而不是没有负担。
03
“1+1+2+N”卓越教师提升项目
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本质是人的发展。
在学校,学生的发展要靠教师,教师是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十分关注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学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他们的专业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国家公布的课程改革、新的课程标准等,也一直强调教师、学生的蓬勃发展。因此师生的成长应该是协同的。这两年,我们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在学校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针对中青年教师建设
首先,我们追求卓越的氛围,在中青年教师建设方面下功夫,在2022年初,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开展“1+1+2+N”卓越教师提升项目,针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再通过他们在同科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效果比较明显。学校的老师在广州市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大赛等舞台中也收获了很多荣誉,证明了我校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成效。
在教育领域,我认为无论是做管理人员,还是做老师,其实课堂才是安身立命所在。听得多、看得多,还是要自己实践,才能得出许多感悟想法,这些可能会对课堂改革方向有比较大的正面帮助,并有所收获。
04
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以学生素养提升来提高能力、提高成绩
象贤近几年学校的重本率(高优率)约20%,本科率超90%,相较过去实现了质的飞跃。在体育、艺术的比赛中,象贤每年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艺术类高考成绩也比较好,这也可以看出学校的课程是多样化的,课堂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在落实“五育并举”的过程中,整个教学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2021年,学校就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展开讨论,重新梳理象贤文化。我们提出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象贤一百九十多年的历史就是“不息”的体现,象贤从小学到增办初中高中、从一所镇中学到被评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无一不是历代象贤人凭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创造出来的。在新时代,我们要向更高的台阶迈进。学校近几年的出口成绩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还要追求更高的办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以学生的素养提升来提高能力、提高成绩。在学校的未来发展中,将围绕课程、课堂、活动、教师、学生五个要素进行整合培养,希望达到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同时,象贤也把拔尖学生的培养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